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昆士兰大学团队的目标是在16周后为人体试验准备好候选疫苗。流行病防疫创新联盟(CEPI,非营利组织)1月23日宣布,将给三家公司总计1250万美元的资金,用于开发2019-新型冠状病毒疫苗。
中国疾控中心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研发,并且已经成功分离了病毒,正在筛选种子毒株。流行病防疫创新联盟(CEPI)的Richard Hatchett说。姜世勃也希望,这次不要再像2003年那样,大家一窝蜂地开展疫苗研究,而绝大部分的疫苗最后都因为安全性问题而下马,浪费了经费和时间。Inovio公司目前一年只能制造10万剂,但正在积极地与一家大型制造商商议,后者可将他们的生产能力提升到数百万剂。我对时间的安排更加谨慎。
本次疫情中只用了一周,相信疫苗研究一定很快会成功。从理论上讲,该团队要做的是给其换上此次新冠状病毒突刺的基因序列,生产出新疫苗。其中有的人身体虚弱,连采血都很困难,这让我们非常感动。
另一种则是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处,即便研制出来,恐怕也成了马后炮。《中国科学报》:目前您有哪些比较担心的问题? 陈薇: 中间宿主还没有找到,也许还在发挥着作用。但有时候,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刺激它快速突变这里面有很多权衡和博弈。第二种就是像非典那样,17年间,再没有出现过跟SARS序列相同,可以人传人的病毒。
有必要与人接触时,相隔一米五到两米以上交流,回来尽快洗手消毒,不要揉眼睛,不要摸口鼻。当年SARS之后,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,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,那么不管疫苗还是药物,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。
在政府推行免费治疗、医务人员献身拼搏的大环境下,在康复患者和医护人员同心同德,为病友们作出贡献的时刻,我也呼吁:应当从立法层面要求康复者在知情同意、符合伦理、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捐献宝贵的血浆,用于他人的急救。此前一天,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,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。这是最理想的状态,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。第三种就像H1N1那样,虽然控制住了当年的大流行,但不时还会出现一定规模的流行,目前把这种病毒作为常规接种流感疫苗的一种成分来阻断继续流行。
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的情况下,一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正在使用。今后我们国家应该从立法层面来管理疫情的反馈流程,明确规定各部门的主要职能,并且对信息公开、数据共享不及时、不透明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依法惩处。非典是我们国家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分水岭,从那以后,我国有关传染病防治的人才队伍、平台条件、技术储备和专项研究,都不可同日而语了。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,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,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,不追热点,敢坐冷板凳,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。
如果觉得单个团队有风险,还可以设置A、B团队互相PK。陈薇是在阻击非典、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,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。
这次疫情暴露的问题,得到的经验,都要好好地梳理。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
因此,新型冠状病毒将被何种方式战胜,现在还不好预测,一切都在发展当中。《中国科学报》:有专家说我们即将迎来疫情拐点,您的判断是什么? 陈薇: 从现在来看,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。但疫情当头,关键数据的及时公开、共享有利于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,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并通过立法保障的问题。当然,即便是一种新病毒,它仍然是冠状病毒大家族的成员,所以这方面的基本特征不会偏离太多。《中国科学报》:疫苗是大家现在最关注的问题。这是否意味着非典经验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? 陈薇: 每种疾病都有它的新特点,但终究无外乎控制三个环节:病原体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。
再次狭路相逢,就不会这么被动。《中国科学报》:大家都说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,真正的战胜究竟是什么样呢? 陈薇: 所谓的战胜有几种:第一就是根除。
如果国家认为这可以作为一个急用物资,我们是具备一定应急扩大生产能力的。哪种声音更符合实际?而且冠状病毒以变异迅速著称,会不会等我们研制出疫苗,病毒已经变异到能逃避疫苗了? 陈薇: 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。
说句不好听的话,我们国家如果国力不强大,到现在早就被宣布为疫区了。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,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,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,一旦有新变异出现,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、发病机制或受体,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。
当然,中国这么大,中国人这么多,人人都做好很难。此外,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,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。最关键的是,一旦疫情发生,就能迅速找到最权威的团队,即使出了事故也知道打谁的板子。但由于这种喷鼻剂有一定技术难度,还没有大规模生产。
这个成果还曾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。相关专题: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养,过去很多康复者不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浆。作者:李晨阳 来源: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:2020/2/1 20:01:21 选择字号:小 中 大 疫情拐点将到?陈薇院士:最坏打算,最充分方案,最长期奋战。
30日当晚20点和31日晚23点,陈薇两次在忙碌一天后,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独家专访。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,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。
目前存在两种声音:一种是我们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。这就需要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发挥作用,每个大小管理者都要守好自己的一方寸土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,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。有必要与人接触时,相隔一米五到两米以上交流,回来尽快洗手消毒,不要揉眼睛,不要摸口鼻。
因此,新型冠状病毒将被何种方式战胜,现在还不好预测,一切都在发展当中。《中国科学报》: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在脱离生物体的条件下究竟能存活多久,现在网上有很多说法,究竟哪个是真的? 陈薇: 目前还没有真实数据,因为当前分离出的活病毒大多用来做药物筛选试验了,毕竟疫情防控和抢救病人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。
他本身是一个渐冻症患者,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,但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抢救生命。在政府推行免费治疗、医务人员献身拼搏的大环境下,在康复患者和医护人员同心同德,为病友们作出贡献的时刻,我也呼吁:应当从立法层面要求康复者在知情同意、符合伦理、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捐献宝贵的血浆,用于他人的急救。
但由于这种喷鼻剂有一定技术难度,还没有大规模生产。今天(1月31日)上午,国家科技部下发了《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》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